10月22-24日,第十一届亚洲岩石力学大会(ARMS11)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承办,会议主题为: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冯夏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康红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长赵阳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李术才,俄罗斯外籍院士伍法权,日本外籍院士汪发武,ISRM副主席杨强,ISRM中国国家小组副主席李夕兵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水利水电、煤炭石油、能源矿山、交通铁路、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安全防护、市政建设、大专院校等单位的代表近800人参加线下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冯夏庭院士主持。
吕昭平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乃至亚洲各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希望参加会议的嘉宾代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攻克关键技术瓶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实质性创新合作,共同为科技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切实贡献。
何满潮在致辞中说,当前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建设中的碳中和社会,本次大会将展示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的最新进展和创新应用研究,希望与会代表充分交流新想法,共同探索岩石力学和工程未来的方向。
ISRM亚洲区副主席Suseno Kramadibrata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他表示,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汇聚于此,彼此交流分享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科技创新,本次大会必将呈现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中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应用,为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提供一次高水平交流平台。
ISRM主席Resat Ulusay通过视频向开幕式发来贺词表示,此次大会是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下召开的,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中国国家小组顺利如期召开ARMS11,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祝贺!希望大会能为岩石力学学科带来新的思考和力量。
二十位国际岩石力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应邀作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内容涵盖重大工程实验、数值本构建模、现场监测新工艺新方法、重大工程案例研究和应用等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的前沿领域,以及对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前沿问题的探讨。
10月23日,学会二级机构参与组织的分会场报告同期举行,线下16个分会场有314个报告,线上15个分会场有211个报告。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科技创新工业展览会”线上线下活动。
大会采用线下线上模式,通过微博平台累计观看人数108.5万次,2.5万人次通过微信观看大会直播。
我院金佳旭副教授、王帅老师作为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金家旭副教授作了题为“Study of freeze-thaw damage law and early warning model of sandstone with different saturation”的现场报告,并与现场参会专家交流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特色。
![](/__local/A/3E/68/A6C74F00A3DD7CB3BED1DD014F2_04F068A9_66394.png)
第十一届亚洲岩石力学大会开幕式
![](/__local/C/40/6F/5B5F6F808AA5B8D7F6347CC1BF6_B15067E4_99887.png)
![](/__local/C/7B/1E/B2D53DA1E1E21892277385448F5_DD52FB0E_4C85A.png)
王帅老师参会留念
![](/__local/B/E3/45/5F8F0AD5183D1301C861AB21114_B585CE2A_DAC48.png)
金佳旭副教授做大会现场报告的留念证书
![](/__local/9/65/57/9BEEF657F8E35885B0E024805AB_52DF87B5_1D2E9.png)
金佳旭副教授、王帅老师参会邀请函
(供稿/王帅 编辑/陈立娟 审核/李永靖)